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初三心理辅导:没有动力和热情怎么办

初三心理辅导:没有动力和热情怎么办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5-17
初三心理辅导:没有动力和热情怎么办

初三心理辅导:没有动力和热情怎么办


刚刚开学不久,一位熟识的老师便找到我,希望我见见她上初三的外甥女小婧。“她最近情绪很不好,也没什么具体原因就说不想上学了。”莫名的烦恼,到底为什么呢?


小婧如约来到咨询室,在对着门的沙发上坐下,放下书包。她的神色中有好奇、茫然,也有紧张。


“听说你最近心情不太好,能跟我说说原因吗?”我冲小婧笑了笑,轻声问道。


“嗯……我觉得上学没什么意思。我也知道初三了,学习该抓紧了,可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小婧一字一顿地说着,语速比较慢,怯怯地看着我。


“想学但是没有动力和热情,又面临着中考,我能体会你心里那种又着急又不安的感觉。是某门科目感觉吃力,还是成绩总上不去,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都不是。学习对我来说不成问题,虽然我的考试成绩起伏比较大,不过我知道,这次没考好,下次只要努力成绩就能上去。而且,我认为学习也没那么重要。”


小婧告诉我,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现在——在重点中学上初三,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基本没让老师、家长操过心。但为什么一个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会觉得学习并不重要呢?在她目前建立的价值体系里什么才是更重要的呢?


“看来,你在学习上还是挺有自信的,觉得自己能够把握住。那么,对你来说什么是更重要的呢?什么事让你觉得没有把握,甚至影响到你的心情?”


“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话。跟同学在一起时,我总是不知道该不该说话,也总担心自己会说错。看到同学们一伙一伙地在聊天时,我也很想跟他们一起聊,可是我不敢。所以,下课了,我就一个人待着,每天上下学也是独来独往,在班里没话说。”小婧的眼圈泛红了。


“你是说你不太善于表达,还是说同学们不太愿意与你交流?”


“同学们都不爱听我说话,有时,我也想鼓足勇气说两句,可我一加入他们交谈的圈子中,他们就谁也不说了,看着我。所以,通常在这种时候我就不说话,只听他们说。”


“哦!你是说,是大家的问题,同学们不接纳你?”我想帮小婧进一步澄清。


“也不是。我老说错话,语无伦次,而且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时大时小。那时我就很尴尬。再有,我不知道人家是不是重视我说的。”小婧慢慢地回答着,泪水像决堤一样流了下来,那神态显得非常无奈又无助。我想,她一定将这些对同学的疑惑和对自己的不满压抑在心中许久了。


小婧告诉我,小时候并不关心同学关系这些事,除了学习就是玩,什么心事也没有,挺高兴的。上初中后,她开始在意同学是怎么对待她的了,但因为很快交到了一个好朋友,两人平时形影不离,她也就没关注跟其他同学的关系。直到这个唯一的朋友上学期去了德国。

 为了不显得太孤单,小婧也想多跟同学交流...

为了不显得太孤单,小婧也想多跟同学交流,但她发觉自己没办法跟同学正常说话,因为总担心人家是不是愿意听、能否认真听她说话。心事重重影响了表达,所以,同学有时说她怪怪的。


“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你想主动走近更多同学,通过交流让彼此关系更亲密,这是很正常的想法,也是好友走后你会出现的内心变化。

但是你不太确定别人是怎么看你的,能不能接纳你、重视你,你又特别渴望得到这些,所以,在沟通时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上,而不是表达的主题和内容上,再加上太急切、太紧张,所以才出现你说的那些状况。这件事成了你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甚至压抑了你上学的热情,对吗?”我说。


“对,我就是不知道同学是不是都喜欢我,我也不知道怎么让别人了解我、喜欢我。”


“在同学心中,你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我不知道。”


“那么,在爸爸妈妈的心目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好学,对很多事物感兴趣,乖巧听话,单纯天真。”小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看来,他们很喜欢你了?”


“是的,家里所有人都很喜欢我,所有人对我都特别好。”说到这里,小婧的情绪明显好了很多。


原来,小婧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每天一家三口,加上姥爷、大姨夫妻、小姨夫妻,除了上班上学的时间之外,总要聚在一起,做饭吃饭、聊天看电视。

小婧大姨的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小姨婚后还没有要小孩,所以,自小婧出生后,一家7个大人都把目光投注到了这个孩子身上,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给予小婧关注和呵护,从饮食起居到学业爱好,从物质需求到情绪变化。

“有一次,我喜欢的一种名牌运动鞋出新款了,我爸二话不说,带着我一下就买了3双回来。还有一次,我和我表哥都病了,我大姨带着我去了医院,只顺便给表哥买了点儿药。”


我知道,小婧的教育归我那位熟识的老师管,为了照顾外甥女,她想方设法把自己调进了小婧就读的那所重点中学。


“你平时最愿意和谁交流呢?”


 “跟我妈。她比我爸成熟、会说话,她总是...

“跟我妈。她比我爸成熟、会说话,她总是知道我想听什么,于是她就说什么,好像特别理解我。我爸就不太会说话,直来直去的,他也处不好同事关系,我们挺像的。”


“你生活在家人的关爱中,真的很幸运。但在家以外的任何一个团体中,可能都不会有这种无条件的、无限主动的接纳与爱,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听什么话说什么。”


“那我该怎么办?”



我给小婧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她去采访班中同学,一是为增进她与同学的互动,丰富交流经验,再就是帮她发现别人眼中的自己,引领她有意识地做一番自我探索。


第二次来到咨询室时,小婧看起来心情不错,语速快了起来,语调也稍稍高了一些。


“我问了班里80%的女生,只有一次遇到了麻烦,是第二次才问出来的,我有点儿发憷!”


“那同学是怎么评价你的呢?”


“她们说我是个单纯、可爱的小女生,还很乐观。”小婧解释,是因为自己从不关注班里的是是非非,也从不为考试的事发愁,同学们才这么说的。


“她们还说我有主见,这是我没想到的。”


“有时候,我们就是要透过别人的观察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可能你在言谈举止中给大家留下了有主见的印象,但你自己却不太确信。你身上还有一些是同学们没有提到但你自己很看重的特点吧?”我希望帮小婧对自己有更多发现,带着适度、恰当的自我认同与同学交往,而不是一味希冀别人的关注与重视。


“努力。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是个努力的人。”


“哦?你最近在为什么而努力呢?”


“骑车上下学呀,有两天没做到,因为起晚了。”小婧不好意思地说。原本上下学都由爸爸或妈妈接送的小婧,近一阶段在按照我的要求与同学结伴骑车上下学。


“没关系,因为你已经很努力了,任何改变都不是容易的事。同学好约吗?”


“还好,有时下学约不上就自己走。最近我发现,原来那个好朋友,虽然我们整天在一起,却是我老粘着人家。我一直觉得我对她非常好,把自己家的书拿给她看,我爸给我买的什么好东西都跟她分享。可现在才发现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怎么看我的。”


“我理解,那是因为你朋友不多,你很想总跟她保持这种亲密关系,但你是否也因此忽视了与更多同学的沟通、交流?”


 “我想是吧。我注意不到更多的人,我觉得...

“我想是吧。我注意不到更多的人,我觉得有一个人愿意跟我在一起已经很好了。她原来也有很多好朋友,后来她都不怎么跟那些人在一起了。现在,我又有了还不错的朋友,但不那么亲密了。想自己待着也行,想在一起也行,我不会再强求对方什么。”


小婧告诉我,为了和一起骑车的同学多聊天,她常要想一想别人都关心、最近都在谈论的话题。小婧开始知道,要通过配合别人的步调为自己赢得沟通的机会了。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马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语口译
  2. 侯教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
  3. 冯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4. 周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电子商务
  5. 郭教员 西南民族大学 物流管理
  6. 康教员 宝鸡文理学院 应用化学
  7. 吴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8. 刘教员 合肥大学 应用统计学(属于数学系)
  9. 刘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机械
  10. 常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