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里有这四种爸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里有这四种爸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2-03-25

      每个爸爸都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指路。

有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养育孩子有一股特殊的力量。”

在一个家庭里,爸爸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深。

有的爸爸以优良的性格、品行言传身教,是孩子成长的向导,使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稳定、更加遥远。

但是,有些爸爸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成为了孩子心中的“反面教材”。

以下四种爸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1.缺席的爸爸

从几年前开始“丧偶式育儿”现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在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是“隐形人”,孩子与父亲交流甚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教缺失对我们民族是一大隐患”。

很多爸爸认为陪伴和照顾孩子是妈妈的事,自己只要努力工作,为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就可以了。

其实,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妈妈无法代替的。

我们都知道爸爸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性别认知、责任感的确立、勇气、毅力等品质的培养上有先天的优势。

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在自信、情商、创造力方面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父亲缺席的话,男孩缺乏“男子气概”,女孩不知道如何和异性交往等,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迷失。

想照顾家庭和孩子的父亲不会以“忙、没时间”为借口。

比起物质,孩子需要的更是与父亲真实的感情交流、游戏互动。 每一刻的亲子时间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孩子的成长只有几年,对爸爸来说,在工作的剩下时间里,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教育他们,创造更多的孩子和彼此的回忆。

对母亲来说,记住适当“偷懒”,给自己休假,给父亲表达的机会; 目光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和另一半身上,提高自己,搞好夫妻关系,对爸爸参与家庭和育儿会更有利。

2.坏脾气的爸爸

生活中,很多爸爸在工作中遇到烦恼,回家看到孩子不听话,就容易对孩子发火,情绪管理能力差,遇到事情就喜欢对家人和孩子发火。爸爸的坏脾气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也容易破坏家庭的和谐和温暖,也容易伤害夫妻、亲子的关系。

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对父亲又爱又怕,长大后却只留下了同情和仇恨。

脾气暴躁的爸爸一有不如意的事就生气,脸色黝黑,对她和妈妈说狠话。

坏脾气的爸爸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也会“传染”坏脾气给孩子,不利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和人生发展。

即使发火也解决不了问题。 无论发生多么大的事情,都必须冷静、淡定、控制自己的心情。 特别是爸爸,应该做家里的“定海神针”,让家人安心。

对家人好好说话,温柔待人,是家人永远幸福和睦,孩子快乐成长的秘诀。

3.爱玩手机的爸爸

在北京卫视的节目中,一个7岁的孩子不满地告诉主持人,爸爸平时总是玩手机,不和他一起玩。

“爸爸在玩手机的时候,让他陪我一起玩,他都说等一下。 ”

“他让我等,其实是不想和我一起玩。 ”

在他的印象中,爸爸只牵过他两次手,牵着父亲的手很温暖。

坐在舞台下的父亲听到孩子的话语顿时感到害羞,改掉了总玩手机的坏习惯,多多陪伴孩子。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喜欢手机无视孩子的爸爸。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在和孩子玩,其实注意力在手机里,不知道和孩子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孩子和爸爸说话也不能积极应对。

曾经有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感觉手机才是爸爸的孩子。”

小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很敏感。

爸爸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不理孩子,敷衍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冷漠,排斥,不被关爱。

渐渐地,他会变得自我怀疑,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内心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

而且,爸爸沉迷手机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示范效果,孩子也开始对手机感兴趣,养成和爸爸一样爱玩手机的坏习惯。对孩子负责的父亲应该能够反省自己的行为,继续完善自己。

玩手机没问题,但是请适度,不要在孩子面前玩太多手机。

把时间花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玩耍、亲子玩耍、跑步、爬山等户外活动上对彼此都更有意义。

4.不体贴妈妈的爸爸

网上有这样的段子:

如果用语言来形容爸爸的话,就是“父爱如山”。 因为平时不管妈妈多忙,爸爸永远稳如泰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确实是很多家庭的写照。

在家里,妈妈总是最忙最累的人,要照顾孩子的衣食,陪作业,做饭,洗衣服,拖地,处理家务。

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睡觉,做什么事都容易偷懒。 用很多妈妈的话来说,“油瓶倒了也不帮忙”。

以工作为借口,喜欢在家无所事事的爸爸,很容易“成就”焦虑负能量的妈妈,妈妈会不知不觉地将这种负能量和不满转移到孩子身上,影响孩子的教育。

爸爸对妈妈的态度,也都是孩子在听到的时候变成自己的“观念”,男人应该是这样的,或者女人应该在家里做这些,从而影响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爸爸爱妈妈,体贴入微,能看到她为家人付出,滋养母亲的心灵和感情,让她感到幸福。

同时,妈妈将那份爱回馈给爸爸、孩子、家人,夫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良好,整个家充满了积极温暖的气氛。

爸爸爱妈妈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的内心会变得安全感、幸福感、更自信、积极乐观。

所以,爸爸平时要多和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要把所有生活琐事都丢给妈妈,不要挑剔妈妈,也不要和妈妈吵架。

没有一个爸爸生来就会当“爸爸”。这是需要不断反省和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自我成长。

愿天底下的爸爸都不是“反面教材”,而是孩子成长的“向导”。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马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语口译
  2. 侯教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
  3. 冯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4. 周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电子商务
  5. 郭教员 西南民族大学 物流管理
  6. 康教员 宝鸡文理学院 应用化学
  7. 吴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8. 刘教员 合肥大学 应用统计学(属于数学系)
  9. 刘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机械
  10. 常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