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教会孩子检查试卷,至少可以加10分!

教会孩子检查试卷,至少可以加10分!

更新时间:2022-06-29

快期末考试了。 期末考试前,老师和家长总会对孩子说:“一定要认真检查! ”虽然反复说。 但是几乎没用。 考试结束后,该错的题还是错的,粗心地方还是粗心。

不是说孩子不听话。 只是,如果只教检查,不教怎么检查,孩子只会充耳不闻,或者胡乱扫两眼,几乎没有效果。

那么,在期末考试中,该怎么检查试卷呢? 让孩子记住这4点,孩子至少能加10分!

1、做好检查的准备

不要认为检查是完成考试的最后步骤。 其实从开始解答的时候就必须做检查的准备。

很多孩子检查的时候不知道检查什么好,其实是因为做题的时候没有做好检查的准备。

首先,在答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先跳过,但是请做好标记,完成其它问题后再回头想想,不要浪费时间。

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也要做标记,回答其它问题后,回去重点检查不确定的问题,反复推敲。

为了保持卷取面的清洁,请事先准备好铅笔和橡皮,用铅笔做标记,检查完毕后用橡皮涂干净。

然后,在答题的过程中,请改善稿纸的使用习惯,按照问题的顺序打草稿,以便于以后的检查。 不要哪里有空就往哪里写。 一眼看去,完全不知道是哪个题目的草稿,所以检查需会浪费时间

最后,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答题字尽可能字迹清晰,孩子的书写不仅会影响考试成绩,更漂亮的书写也有利于试卷的检查。


2、抓住检查的要点

检查只能弥补不足。 孩子能否做对题目,还是取决于孩子平时的学习。

所以,真正的错误其实是无法检查的。 孩子检查的重点,是那此因为容易疏忽而犯的“错误”。

一个是看错了题日而导致的错误。

有些孩子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就赶快去答题,让找出正确的读音,结果你选择的是错误的读音; 让你算一下还剩几个苹果,结果你计算的是吃了几个苹果。 这样的错误肯定是不行的。

二是位置不对,导致了错误。

有些孩子在答题时不慎重,读的是上一个问题,但答案写在下一个问题的位置上。 特别是在数学考试中,写完草稿后誊写答案时,这样的错误并非不可能。

第三,不注意解答会导致失误。

这道题明明可以做,比如在应用题中,因为孩子的解题过程都是正确的,所以结果是最简单的算术错了;

例如默读古诗,孩子能背也能写,但写的时候着急,写错了字。

这样的错误都很遗憾。

以上三个错误是孩子必须认真检查的重点。

另一个最重要的检查点也是监考老师要注意的事情。 就是检查姓名班级的信息是否填写正确。

3、掌握检查方法

同样的试卷,有的孩子只要检查一次就行了,有的孩子多次翻试卷。 马马虎虎还是马马虎虎。

本来,检查考卷也是有技术的,我们有必要用不同的方法检查。

一种是屏蔽法,用稿纸遮住答案,重新审视问题再试一次,看答案是否一致。

二是稿纸检查法,比如数学题,直接检查各题的草稿顺序,一目了然。 而且还节约了时间。

三是疑点检查法。 如上所述,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标记的难点和疑点,看看能否达成一致。

四是逆运算检查法,比如算术题,5+2=7,根据答案可以逆运算7-2=5,如果等式成立,答案就没问题了。

五重点检查法,如数学,重点检查运算,看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

例如,在语文中,重点检查默写是否有错误,作文是否有语病或错字;

例如在英语中,需要把重点放在单词的正确书写和写作上,注意句子的流畅和语法是否正确。

让孩子掌握这些检查方法,比叫他好好检查十次还管用!

4、把考场的大忌牢记在心

检查试卷的意思是让孩子不要粗心失分,不让考试有遗憾,请告诉孩子不要犯这些禁忌。 否则,越检查,反而会出问题。

一个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因为有检查这个环节,所以在解题的时候就不怎么重视。 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和马虎找借口。 检查的目的是养成认真谨慎的习惯,而不是放纵自己的粗心大意。

第二,反复修改答案

只要认真、慎重、努力一次,就能找到答案。 越检查越慌,越不自信,这是不行的,不要反复修改答案。

如果第一次的回答不确定,检查后的第二次的回答也不确定,就没有必要更改。 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修改答案基本上是100%错的。

第三,没有时间观念

做题时要认真,也要有时间观念。 有些孩子到要交卷的时候, 答题还没有结束。 更不要说要抽时间检查。

还是那句话,不会的问题不要纠缠不休,先往后推,回头再说。 这样可以避免丢西瓜捡芝麻。

虽说想抽出检查的时间,也不能随便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 请慢慢写。 一张测试纸上可能会出现一个粗心的错误,但如果加快速度写的话,大概会出现3个以上。

今后越学习,考试题的量会越来越多,可能连检查的时间都没有,所以请养成认真慎重的习惯。 但是,不能仅仅依赖检查。

相关文章
  1. 那些胎教会伤害了孩子呢?
  2.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教会孩子这几件事
  3.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教会孩子这几件事
  4. 教会孩子自己调控情绪
  5. 教会孩子如何进餐
  6. 教会父母如何教育固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