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名师指导:新托福六种听力题型及解题技巧

名师指导:新托福六种听力题型及解题技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1-11-30

      为大家整理了六种托福听力题型易考点及其技巧点睛。其实,最大的技巧就是“反命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想要在听力部分取得高分,不仅是在刚开始接触ibt听力时,乃至当临考的冲刺阶段在做官方样题时,也一定要将ets的出题思路和考核要点贯彻始终。

      1、主旨题

      一个段子的主旨往往出现在文章引言和开头处,而重复的最多往往一定是主旨!在听课堂演讲等学术性题目时,一定要首先把握文章最核心的主旨,主旨考题选项中过于细节的往往是错误选项。

      2、功能/目的题

      该题型类似于主旨题,对于任何一个长段子,首先务必要把握的是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只有主旨确定了,才有可能去理解细节,做推断。

      3、细节题

      主旨题和细节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基本信息的理解能力(basic comprehension),除此之外ets所要考察考生的另外两种能力分别是对于语用信息的理解(pragmatic understanding)和整合信息、对全文结构把握的能力(connecting information)。而基本信息的理解就占到50%的比重,可见主旨题和细节题的重要性。

      对于细节题,大家不要走入误区,觉得所有的细节100%会考到,所以去关注每一个小的细节点,以至于舍本逐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细节题,大家要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ets只会考察我们和主旨有关的重要细节。

      过于偏细节的实在没有听到,大可不必惋惜,影响后面的发挥;第二,牢牢把握住往往和考点向联系的重要信号词。

      比如说表示因果的accordingly, thus等词对应于细节题中常考察的因果题。而常见的和信号词相关的考点有逻辑时间顺序、举例、列举、相似或者对比、转折、强调、因果、总结、定义、建议、数字等。

      4、态度/ 推断题

      对话中的态度题要注意通过语气、语调、重读来推测;而由于演讲中的内容相对学术和客观,所以演讲中的态度题要注意通过形容词和副词的褒贬色彩来确定说话者的主观意图。

      推断题把握一条原则:正确选项往往不是文章中的直接表述,可能通过同意互换的方式来设置陷阱,迷惑考生。

      5、组织结构题 / 分类信息题

      6、内容连接题 / 排序题

      最后的五六两种题型都是考察考生对于全文结构的一个综合把握,是对考生能力的最高要求。但是它同样也是基于对文章主旨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要做好这两种题型,大家在最后一周一定要强化熟练自己记笔记的能力。

      笔记不是越全越好,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也容易遗漏新的信息;当然也不要走极端不记笔记,因为4~6分钟的课堂演讲绝对超过了人脑的瞬时记忆负荷。

      关于笔记大家把握三个原则:

      一、在确定主旨的前提下关注信号词后面的重点词(前面细节题已做介绍);

      二、但凡分类信息题笔记中注意记录按什么分类,以及每一类的特征;

      三、排序题的笔记注意表明步骤和逻辑顺序信号词后的内容。

      对于“笔记”是新托福考试听力的重中之重,大家在最后几天一定要多加操练,熟能生巧。

      托福听力最后冲刺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对于长对话部分,大家注意复习和校园生活有关的场景,尤其要注意比较学术的场景,比如论文场景、图书馆场景(moratorium-罚金暂缓)等。熟悉场景的常考词汇和常考思路;对于课堂演讲部分,方法和题型前面已经介绍很多了,应该作为最后冲刺的重点。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强教员 滁州学院 经济统计学
  2. 艾教员 山西财经大学 市场营销
  3. 郑教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地理信息科学
  4. 陈教员 南昌大学 临床医学
  5. 钟教员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
  6. 陈教员 江西师范大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7. 李教员 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8. 陈教员 南京大学 汉语言文学
  9. 王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班)
  10. 郭教员 中山大学 计算机